广州地铁1~4号线(含控制中心)PCC案例

——采用“立体式”系统架构



始建于2006年的广州地铁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在建设之初就采用了我方提出的“总-分”立体式系统架构,在建设1~4号线系统的同时也建立了一座具有前瞻性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总中心。提前规划了未来广州地铁的同类系统,树立了规范的系统技术协议标准,为后续新建线路的接入做了良好的铺垫。


项目背景

作为率先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之一,广州地铁于2005年开始了1~4号线的乘客信息系统建设。


客户需求

作为直接面对乘客的服务性设施,乘客信息系统在当时是一种创新性建设。广州地铁出于建成后的运营管理考虑,也为后续线路的继续建设考虑,提出了“高效管理+准确管理”的要求,即广州地铁所有线路、所有车站、所有列车中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所播放的视频图文内容需能够统一制作发布、无差别的统一显示播出;同时,针对具体车站、列车,甚至具体区域的不同运营管理需求,能够实现单一的、准确的内容管理和设备管理。


解决方案

面对客户的具体要求,公司结合自身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播出管理经验,以“总-分”立体式系统架构建设广州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并完成了总控制中心。即在每条线路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时都完成了本线路控制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在 “大石”控制中心建设了面向全广州地铁的总控制中心,该中心涵盖了拍摄、编辑、录制、制作、播出、下发、监控、远程操控等系统功能,不仅实现了所有线路的管控,还为后续线路的接入预留了足够的扩容能力。


客户价值

总控制中心的建设,在每条线路“分控”的基础上实现了“总控”功能。单就节目制作一项工作来看,为每条线路节省了3~5个工作岗位,大大优化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总控制中心也为后续线路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接入技术规范,缩短了后续线路建设中的“对接”成本,事实上随后的广州5、6、7、8、9、13、14、21、APM等线路在建设时依靠此技术规范无缝接入总控制中心也印证了这套“总-分”立体式系统架构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