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互联网产业园交通综合治理案例



案例概况

滨江区互联网产业园区一期治理范围2.3平方公里,企业数量超过4000家,现有职工9.1万。园区每年亩均产出6445万元、亩均税收532万元,亩均产出堪称世界之最。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人才的大量涌入,产业园区交通拥堵日趋严重,早晚高峰呈现出“进不去”“出不来”的窘境。


问题分析

(一)存在问题

由于员工众多和职住分离的原因,导致产业园交通呈现明显的潮汐特征,主要是早晚高峰期造成的园区内部道路交通拥堵和出入口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

围绕交通基础、交通运行、交通需求、公共交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产业园交通问题的症结。

1、交通基础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和城市大脑数据统计的分析,对园区出入口、停车场位置、停车位数量、路内泊位分布等交通基础分析。

2、交通运行分析

利用城市大脑数据、互联网数据等,重点围绕产业园区的拥堵时间特征、拥堵空间特征和拥堵程度进行分析。

3、交通需求分析

通多多种数据分析员工居住地分布情况及出行结构,为公交线路优化、交通组织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4、公共交通分析

依据城市大脑数据,针对公交线网分布、地铁线网分布和高峰期公共交通运载能力、分担率、服务水平等出行分析。


解决方案


(一)治理思路

从产业园交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采用“1+X”治理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园区职工居住分布和上下班规律,抓住园区缓堵治乱的“1”这个主要矛盾,采用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公交线路优化、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政府与企业共管共治、“一园一方案”个性化治理等“X”项措施,打造动静一体、时空一体、内外一体、政企一体的产业园区交通治理共管共治模式

产业园治理遵循以下治理路径:


(二)治理方法

1、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

通过大数据赋能,产业园区域交通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包括打造数字化潮汐车道、道路单行组织、路口数字化可变车道、路口信号优化、道路断面优化、路口渠化拓宽、构建全息交通组织优化平台等治理措施。

2、公交线路优化

产业园周边公共交通优化主要采用了开通“小区-地铁-园区接驳专线”措施,共开通7条公交专线,把重点小区、地铁站、园区进行了串联接驳。

3、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

动静态交通协同治理包括规范机动车临时上下客、规范非机动车停放、加强违停执法等措施,缓解了停车对园区交通的干扰。

4、政府与企业共管共治

政府联合公交公司、园区物业等开展宣教活动,企业对园区安保力量统一培训作为交通协管员,加强出入口管理。

5、 “一园一方案”个性化治理

通过对40个园区逐一分析、梳理、研究,根据各园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园一方案”的个性化治理措施,提升了通行效率和出行品质。

 


治理成效


互联网产业园治理指标:工作日早高峰拥堵指数下降7.12%,早高峰平均速度提升了11.05%。




专线公交客流量突破了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