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大数据+全域交通综合治理项目


——大数据+全域交通综合治理的特大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示范样本


 

案例概况

杭州高新区(滨江)是浙江省数字产业战略的集聚区和示范区。下辖3个街道,62 个社区,常住人口约70万,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区内新兴产业集聚,土地开发强度高,且经济发达,人均GDP全省第一。作为杭州市主城区唯一不实施限行的行政区,滨江区高峰期机动车出行强度大大高于其他城区,2019年全区高峰拥堵指数位列杭州市主城区倒数第二,是全市道路拥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问题分析

滨江区交通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一) 路网结构不合理,主干道流量集聚。因滨江早期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估不足,近年来拥堵现象越来越突出,2019年滨江区道路高峰拥堵指数为1.61,峰值经常突破2.0(严重拥堵)。滨江区路网结构存在“两少一多”的问题,即支路少,跨区通道少,断头路多。

(二) 公共交通配套不足,出行分担率低。滨江作为数字产业的集聚区,土地开发强度高,工业用地容积率达3.0以上,是其他主城区的两倍多,但与之配套的公交服务能力却远远不足,具体表现为线路不足和盲区众多、北密南疏分布不均、接驳不足吸引力差等问题。

(三) 职住严重失衡,机动车出行需求大。一是职住失衡,钟摆式通勤特征明显。滨江的高峰跨区通勤人群占比73%,内部通勤人数占比不足三成,职住分布严重失衡;二是通勤距离长,机动车出行需求大。

(四) 精细化管理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一是道路资源精细化利用不足。滨江区许多道路精细渠化不足,路口资源利用率低,直接反映出高峰期个别路口某一方向拥堵严重。二是信号配时精细化不足。由于感知体系建设不足,信号配时以单点和固定周期为主,缺少区域协调和自适应控制,整体的智能化水平较低。三是停车资源利用率低。滨江区停车泊位22.2万个,虽然配建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泊位缺乏感知和共享应用,区域整体的停车资源调动和分配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

(一)治理思路

千方科技以总设计和总实施的身份深度参与了该项目建设。千方科技提出以大数据分析为前提,“精细化+智能化”为核心,坚持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工程优化、公共交通优化、慢行交通优化、停车管理优化和科技管控提升等多手段综合治理的思路,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千方科技针对滨江交通实际情况,创新形成了针对重点区域的”大数据+全域交通综合治理”发法论,从“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评估疗效”等环节入手,完成了对省儿保医院、浙大二院、天街商圈、互联网产业园等示范区的治理,为城市交通治理精细化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实践。


(二)治理方法

宏观方面:以大数据赋能作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基础,在治理前、中、后三个阶段强调大数据对交通治理的赋能作用,推进精细化交通组织工程和智能化交通管控工程,以路网结构优化、交通组织优化、交通工程优化、停车管理优化、慢行交通优化、公交系统优化和科技管控提升为七大综合治理手段,重点治理学校、医院、商业街、产业园、交通枢纽等多个场景。

微观方面:千方科技提出了针对性的“1+X”治理方案,打出了一套治堵组合拳。“1+X”中的“1”,是指任何场景的一个主要矛盾,“X”是围绕治理主要矛盾的多个手段,由此形成学校、医院、产业园等不同场景的治理方法。

  • 全域道路治理,优化交通组织
  • 全域公交治理,推进公交优先
  • 全域停车治理,推行“三化”管理
  • 全域数字治理,推进感知上线、数据赋能和行动落地


客户价值





1、 2021年一季度全区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5%。

2、 浙大儿童医院滨江院区周边高峰延误指数下降25.8%,浙大儿童医院和浙大二院滨江院区治理后月均接诊患者上升120000人。

3、 龙湖天街商圈日均拥堵持续时间下降44.2%,商圈治理后月均增加客流上升30000人;

4、 互联网产业园周边公交客流上升13.7%。

5、 学校周边增加”求知”公交专线57条,日均服务学生超6000人,间接为学校教育“双减”助力。